【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新医大一附院又一次成功举办新闻发布会

日期:2008/5/12 11:19:42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闻主题――“一例特殊类型的巨大肝泡球蚴病自体肝移植报告”及“两型包虫病的诊断、治疗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08年4月30日,新医大一附院在住院部十五楼屋顶花园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内容主要有:我院成功实施一例特殊类型的巨大肝泡球蚴病自体肝移植报告及我院“两型包虫病的诊断、治疗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200702219)项目荣获“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温浩院长主持会议,郑宏院长助理、肝胆科张金辉副主任等有关专家和科室领导参加会议。新疆日报、新疆电视台等近二十家新闻单位出席新闻发布会。成功实施特殊类型的巨大肝泡球蚴病自体肝移植手术和获得“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殊荣引起各大媒体的浓厚兴趣,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与称赞。
“一例特殊类型的巨大肝泡球蚴病自体肝移植报告”主要内容:新疆新源县一名在校学生唐柱,长期遭受肝、肺、脑泡球蚴病的折磨。5年前当温浩院长赴新源县实施包虫病防治计划时,恰遇垂危在病床上的唐柱。经分析病情,温浩院长及同事们当即为唐柱制定了保肝和抗包虫病的治疗方案。在温浩院长的一直关爱和鼓励下,在包虫病免费救助计划的资助下,经过2年多的治疗,小唐柱居然可以恢复日常生活了。
2008年4月5日,唐柱被接到我区唯一获得卫生部批准开展肝移植手术的执行医院――新医大一附院,在四川华西医院严律南教授的指导下,温浩院长及张金辉教授、赵晋明教授等肝移植团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巨大肝泡球蚴病的“根治性扩大右半肝切除、门、腔静脉自体成型及胆肠重建术”。手术历时11小时,术中输血约2000毫升,下腔静脉完全阻断68分钟。术后唐柱第3天由ICU(重症监护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第4天开始进食,第5天开始下床活动,至今恢复良好。
这一手术表现出较高医疗技术水准:为国内首例终末期肝巨大泡球蚴自体肝移植;切除范围极大;为国内首例联合药物和手术治疗肝、肺和脑泡球蚴病的成功案例。
“两型包虫病的诊断、治疗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200702219)项目荣获“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主要内容为:“中华医学科技奖”为我国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主要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疾病防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2008年2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七届)颁奖仪式,国家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何鲁丽,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钟南山院士等领导人亲临现场为获奖者隆重颁奖。我院温浩院长所率领的包虫病研究团队作为西北省区唯一的获奖单位受到表彰,“两型包虫病的诊断、治疗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200702219)项目荣获二等奖。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由泡状棘球蚴引起的泡型肝包虫病,在生物学上酷似恶性肿瘤而呈肝内浸润性生长,晚期可向远隔脏器(肺、脑等)转移,临床素有“寄生虫性肝癌”或“虫癌”之称。
实施此类疾病手术,需要高难度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手术风险极高。目前,全球范围内,自体肝移植手术完成不足10例。成功实施特殊类型的巨大肝泡球蚴病自体肝移植手术,“两型包虫病的诊断、治疗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标志着我院在包虫病等领域的医疗科研水平在全区甚至国内外的突出地位。这些成果的取得必将在为全区各族人民群众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医疗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全区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新疆日报》等各媒体非常重视这次新闻发布会,对温浩院长及各位专家进行了专访,从篇幅、版面等方面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在最短的时间内登出“新医大一附院成功实施一例创举性手术”等一批报道。媒体对我院医疗水平和医务工作者表示敬意,对我院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予以肯定,对医护人员崇高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予以高度赞赏。各新闻单位对我院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上一篇:

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183;阿不都热西提一行来我院进行调研

下一篇:

“全疆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在我院隆重举办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